BOB半岛在国家级装配式建筑企业类产业基地——新疆新冶建筑集成科技有限公司装配式基地,工人正在施工。 (王媛媛摄)
“玩积木,搭建筑,一座楼,一座桥。”张旭昌没想到小时候挂在嘴边的顺口溜居然成了他现在的工作内容。
张旭昌是新疆交建集团东进场高架道路工程的项目经理。作为新疆首座装配式桥梁,东进场高架道路工程西与乌鲁木齐机场改扩建工程航站楼高架桥连接,向东经安宁渠互通立交、北京路、长春路、湖州路、东站路、环园路,上跨河滩快速路,在河滩快速路和安宁渠互通立交实现区域道路互通。目前桥梁装配率已达到90%以上。
建筑工业化转型升级
东进场高架道路工程是乌鲁木齐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的一个缩影。
张旭昌说:“装配式桥梁施工的构件采用工业化、标准化的方式生产制造,好比前方‘搭积木’,后方‘造积木’。”
在东进场高架装配式基地,切割、组装、焊接、抛光、喷漆……一系列环节全部在智能化控制的“一条龙”流水线上完成。基地统一生产的立柱、盖梁、小箱梁等桥梁构件将运输到东进场高架道路施工现场进行拼装。
不只是装配式桥梁、装配式房屋、装配式电梯、装配式看台、装配式跑道……目前,乌鲁木齐不断实现技术突破,深化装配式建筑在多个领域的应用,大力推动装配式建筑的专业化、集成化、规模化,促进建筑业转型升级和可持续发展。乌鲁木齐奥林匹克体育中心体育场、城盛府保障性租赁住房、万纬乌鲁木齐空港物流园等都采用了装配式技术。
如今建筑工业化让建造从工地走进工厂、从建造向智造转型。
8月8日,BOB半岛在国家级装配式建筑企业类产业基地——新疆新冶建筑集成科技有限公司装配式基地,操作工人手持遥控器“驾驶”着大型吊车“桁吊”轻松自如地在头顶滑动,6条钢结构加工生产线,1条金属复合墙板生产线,3条钢筋桁架楼承板生产线,3条预制混凝土构件生产线正在加工各种不同的预制构件。
数控火焰切割机、组立机、埋弧焊机、数控平面钻、废气回收设备……几十种设备各司其职,有的正在对钢筋进行快速精确地剪切、弯曲、输送,有的正在对钢板切割。
“装配式建筑跟传统的建筑相比主要有四个突出优点,‘多、快、好、省’。”新疆新冶建筑集成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翟新铭说,“多”是指装配式体系应用场景多;“快”是指工厂预制化程度高,整体工期短;“好”是指由工厂制作的构建配件效果精致、统一标准、质量可控;“省”是可以减少人工成本,提升材料利用率,降低建筑粉尘污染等。
今年公司积极开拓疆外市场以及中亚市场,拓展更大的发展空间。截至7月25日,钢结构加工完成12706吨,较去年同期上涨37.94%,钢筋桁架楼承板加工完成78595平方米,较去年同期上涨573.7%,金属复合墙板加工完成32548平方米,较去年同期上涨120%,混凝土PC构件加工完成5397立方米,较去年同期上涨77.06%。
集聚产业推动市场健康发展
乌鲁木齐以装配式建筑、绿色建筑切入“低碳”新赛道,推动建筑业高质量发展。
在“双碳”(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下,乌鲁木齐建筑业走上了绿色低碳转型发展道路,智能建造成为行业转型发展的方向,建筑新业态也在不断产生和发展。
2023年至2025年,乌鲁木齐市将通过推动智能建造发展政策体系、管理机制、技术标准、产业集群、试点示范和人才队伍建设等工作,加快建筑业与先进制造技术应用,打造智能建造产业集群,培育数字设计、智能生产、智慧施工、建筑机器人、智能监管等龙头企业和产业基地8家以上。同时开展智能建造试点示范,推进工业化、数字化、智能化技术集成应用,加快专业人才培训和实训基地建设。
乌鲁木齐装配式建设职业培训学校校长左文新说,装配式建筑被认为是绿色环保的建造方式之一,装配制造+人工智能是提升建筑工业化的趋势。两年多来,该校先后培训和鉴定BIM及装配式建筑技术人才500多人,计划在2025年前达到上万人,以满足乌鲁木齐智能建造快速发展的人才需求。
在位于高新区(新市区)北区工业园的中建新疆建工科创平台基地建设项目施工现场,车辆往来穿梭,钻机、挖掘机各种大型机械设备轰鸣声此起彼伏,框架结构的综合实验楼正在加紧建设。
中建新疆建工科创平台基地建设项目经理李定禄说,项目将建成包括科研实验室、数字化中心、科创中心、技术中心为一体的综合性科技研发基地,预计9月底竣工,项目装配率将达到40%以上。
据悉,该基地将打造成一个集成化平台,包括从检测到技术研发再到工程项目应用,大力开展技术攻关和智能建造实践,提高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水平,促进科技成果向生产力转化。项目建成后,将成为全疆同行业中具有引领作用的科研检测机构,重点围绕建筑绿色低碳领域、岩土工程领域、装配式建筑领域等方面进行研究,同时在数字化领域,开展智能建造技术和相关检测技术等方面,结合“一带一路”建设,将对新疆周边国家的行业政策、材料等差异化开展调研,助力新疆建筑业的高质量发展。
装配式建筑的大力推广,小区“能喝水、会呼吸”、建筑机器人频频在工地“上岗”……如今,乌鲁木齐建筑业正在逐步以科技创新为引领,推动行业向工业化、绿色化、智能化转型升级。(中国日报新疆记者站记者毛卫华|王媛媛)